|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013-09-11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
鸟瞰筑城 这个九月,贵阳“牵手”中关村无疑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8月28日,贵阳市政府、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将在“借鉴发展理念、探索完善政策体系,发挥比较优势、支持建设科技园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开展人才互访、建立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这次合作,是贵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年来,作为贵州省省会的贵阳市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围绕破解发展难题推改革,立足提升发展速度促开放,全市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也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引擎。 总量占比 凸显经济中心实力 中关村来了,兴奋的不仅仅是企业。这一消息,正沿着大街小巷、园区厂房,迅速延伸至贵阳的每一个角落。 专家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关村之所以选择与贵阳进行区域合作,是因为中关村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方面有相当一批优势企业。而地处西南的贵阳,具有生态、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且从贵阳自身来说,多年来打下的良好经济基础也为迎接中关村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以一组数据为例——2012年,贵阳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亿元,而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802亿元,贵阳市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4。这样高的比重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可以说,贵阳市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的发展速度,贵阳市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的发展能力,贵阳市的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的经济总量。 去年,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00.3亿元,实际增长1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8.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3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增长16.9%……贵阳,正为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而不断努力。 设施完善 增强开放综合实力 2012年2月25日下午14点25分,随着贵州人和全队乘坐的南方航空(600029)公司的cz3652航班降落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宣告中超来到贵阳。 中超落户贵阳的背后,得益于贵阳近年来加速发展,在软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的丰富积累。贵阳奥林匹克中心,占地面积1715亩,总建筑面积为257000平方米,是目前贵州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大型体育综合场馆。在综合考虑了西部足球发展的影响以及良好的赛场硬件条件后,足协最终确定,2012赛季中超的开幕式落户贵阳。 近年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全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贵阳市,后发优势突出,一大批现代化、高水平的功能性场馆建起,承接体育赛事的奥体中心,承接会展的国际会议中心……依靠完善的功能性设施支撑,我市已相继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酒博会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文化体育盛事;同时,随着贵阳机场实施三期扩建,贵阳市共与国内外61个大中城市开通航线80条,实现全国省会城市“无盲点”,并与曼谷、普吉岛、首尔、济州岛、香港、台北、高雄开通8条国际(地区)航线…… “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效应彰显 “远去了/浑浊的天空;远去了/难熬的热浪;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这首由著名歌手孙楠演唱的《爽爽的贵阳》,不仅在来贵阳避暑的游客中间耳熟能详,还入选了首届中国城市形象主题歌排行榜,传唱度非常高。 今年夏天,我国首个城市旅游避暑发展报告——《2013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在京发布。根据《报告》发布的避暑旅游指数排行榜,贵阳7月避暑旅游指数排名全国第一,8月排名第二。《报告》指出,贵阳夏季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6%-79%,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1400个左右,最适宜人类出游居住。依托舒适的气候优势和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近年来,贵阳市一直致力于“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的打造。2007年夏天,首届贵阳避暑节举行,就让许多人记住了这颗高原明珠。2008年,“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形象正式确立。当年,贵阳“避暑节”升级为“避暑季”,温泉、体育、民俗等主题被纳入其中。如今,“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品牌已享誉四方。 贵阳市旅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贵阳市旅游收入已连续五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旅游接待人数也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彰显了“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打造所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多彩贵州”“爽爽的贵阳”品牌综合效应,相互辉映,影响愈发深远。 ■城市名片点击 中国避暑之都 获誉时间:2007年8月31日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专家组根据贵阳市8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贵阳市避暑条件中的气象要素,以及对气候舒适度和旅游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后认为,贵阳市夏季避暑气候的优势是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可称为“中国避暑之都”。 国家园林城市 获誉时间:2008年10月 贵阳市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银行贷款、社会投入等多种途径筹资的办法,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07年5月,贵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5148.04公顷,绿化覆盖率41.12%,绿地率39.88%,人均公共绿地9.45平方米,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5.15平方米,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获誉时间:2010年10月 从2010年2月开始,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精简层级、转变职能、夯实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采取“减、转、分、合”,开展“三创一强一提升”等措施,着力建设“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积极探索符合贵阳实际的社会管理新路子。10月,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获誉时间:2011年12月20日 “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卫会评选、颁发给卫生优秀城市的光荣称号。贵阳市于1990年开始创建工作,历时21年终获成功。 全国文明城市 获誉时间:2011年12月20日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颁发、体现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贵阳市于1999年开始创建工作。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创文”历时12年终获成功。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获誉时间:2013年6月1日 贵阳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已连续五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称号,并于2004年、2009年两届获得“长安杯”,2013年连续三届获此殊荣,标志着贵阳市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贵阳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得到国家充分认可和肯定。 ■基础设施点击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 2013年4月22日,贵阳机场T2航站楼全面启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地下层建有地下通道与机场停车楼、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站连通。随着T2航站楼的建成投用,今年,贵阳机场预计吞吐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跻身大型繁忙机场行列。 贵阳奥体中心 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金阳新区,占地面积为1715亩,是目前贵州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大型体育综合场馆。可以承办部分国际单项赛事和各类国内综合赛事的主场馆,是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体育场,现在为中超球队贵州茅台(600519)队的主场。 贵阳北站 新建的贵阳北站是一个集铁路、轻轨、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西南地区主要的客运集散中心。贵阳北站共引入贵广高铁、长昆高铁、渝黔铁路、成贵高铁以及贵开城际和贵阳环铁等多条铁路线。目前,贵阳北站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2014年底投入使用。 贵阳国际会展中心 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生态指标上达到国际权威绿色生态评估体系LEED和国家绿色生态标准,是国内功能配套最完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会议展览中心之一,是贵阳市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窗口。目前已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亚洲青年动漫大赛、贵阳国际汽车展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等。 贵阳大剧院 贵阳大剧院是贵州最大最豪华的剧院。贵阳大剧院以一个1498座位的剧场和一个715座的音乐厅为主,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综合体。随着《多彩贵州风》、贵阳交响乐团在大剧院的亮相,大剧院已成为贵阳市的文化地标。 ■对外交流点击 近年贵阳市紧紧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大力开展民间对外友好交流工作,坚持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树立品牌、打造亮点,努力扩大工作的覆盖面,提升影响力,友城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与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积极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 【友好城市】 美国沃斯堡市 沃斯堡(Fort Worth)是德克萨斯州的第六大城市,塔兰特县的首府。以“西部开始之地”而闻名的沃斯堡,现以其丰富的西部文化遗产(特别是牛仔文化)和高科技产业优势成为了一座理想的学习和工作的城市。 2009年以来在全国友协和省友协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贵阳市与美国沃斯堡市领导多次互派代表团访问。2011年10月17日上午11:00,两市在沃斯堡市政厅正式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 至此,沃斯堡市成为我市的第二个友好城市,是我市第一次与北美国家建立友城关系,是中美第200对友好城市,在我市对外关系发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 简称“北帕”,是新西兰最大的省级城市之一、全国第六大城市,是新西兰北岛下端马纳瓦图(Manawatu)地区的中枢,位于马纳瓦图河岸边。在北帕默斯顿市方圆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超过新西兰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北帕默斯顿位于首都惠灵顿东北128公里处,其历史内涵引人入胜。北帕默斯顿的人口年龄结构非常年轻,是新西兰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贵阳市于1992年与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这是贵阳市与国外城市正式建立的第一对友好城市。 【其他交流密切城市】 美国巴吞鲁日市 2010年4月5日,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巴吞鲁日市市长Kip Holden 率团来筑访问,两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2011年9月10日Kip Holden市长再次率团来访。 2011年10月,贵阳市友城签约暨经贸招商、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路易斯安娜州首府巴吞鲁日市,巴吞鲁日市市长Kip Holden热情地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日本惠庭市 贵阳市与惠庭市的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6年5月,在友好人士斋藤昭子的积极推动下,应贵阳市人民政府邀请,日本惠庭市市长浜垣实率惠庭市友好访问团来访,这是贵阳市首次接待的外国市长率领的代表团。该团返回惠庭后,迅速促成建立了日中友好惠庭市民协会,致力于两市间的友好交往。[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编辑:陈优] |
版权免责声明:本网站在刊发相关信息或图片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相关信息的权利人或与权利人取得联系;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信息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电话或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以便支付相应稿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