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 上海 秋考 答案卷.doc】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秋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作为当年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设计合理,既注重基础,也强调综合运用。
以下是对该试卷的总结与答案解析,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考生复习和参考。
一、试卷结构概述
题型 | 题目数量 | 分值 | 考察重点 |
一、文言文阅读 | 4题 | 18分 |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内容理解 |
二、现代文阅读 | 3题 | 20分 | 现代文理解、信息提取、分析概括 |
三、古诗文默写 | 1题 | 6分 | 默写经典篇目 |
四、语言运用 | 2题 | 10分 | 词语运用、语病修改、句子连贯 |
五、作文 | 1题 | 70分 | 命题作文,考查写作能力与思想深度 |
二、各题型答案解析
1. 文言文阅读(共4题,18分)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 | 文言实词解释 | “微”意为“稍微” |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结合常见用法判断 |
2 | 文言虚词辨析 | “之”为助词,无实义 | 结合句式判断虚词作用 |
3 | 句子翻译 |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 翻译时注意语序调整和关键词准确表达 |
4 | 内容理解 | 文章主旨为“人才应被善用” | 需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2. 现代文阅读(共3题,20分)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文章主要讲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需从文中提取核心信息,提炼主题 |
2 | 分析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科技应服务于人,而非控制人 | 需结合文中议论部分进行判断 |
3 | 推理判断 | 作者对科技发展的态度是谨慎乐观的 | 通过文中语气和举例进行推理 |
3. 古诗文默写(共1题,6分)
题目 | 答案 | 出处 |
默写《登高》中的名句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
4. 语言运用(共2题,10分)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解析 |
1 | 词语运用 | “倡导”替换“提倡” | 语境不同,需选择更贴切的词语 |
2 | 修改病句 | 将“由于……因此……”改为“因为……所以……” | 逻辑关系不清,需调整关联词 |
5. 作文(共1题,70分)
题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面临选择。有人选择坚持自我,有人选择随波逐流。你如何看待这两种选择?请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评分标准:
- 内容充实,立意明确
- 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 有个人见解,观点鲜明
范文要点:
- 引言:提出“选择”的重要性
- 分别论述“坚持自我”与“随波逐流”的优劣
- 结论:提出“在坚持与适应之间找到平衡”的观点
- 举例:引用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强说服力
三、总结
201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与应用的结合。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则强调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语言运用部分考察学生对词语、语法的掌握;而作文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建议在日常学习中加强文言文积累,提高现代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此外,多读优秀范文,提升写作水平,也是应对高考作文的关键。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道题目的详细解析或写作思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