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意思】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一文。这句话是鲁国大夫曹刿对齐国进攻鲁国时,面对权贵阶层(即“肉食者”)的决策提出质疑,并表达自己参与国家大事的态度。
“肉食者”原意是指吃肉的人,古代社会中只有贵族或官员才有条件吃肉,因此“肉食者”常用来代指统治阶级或有权势的人。“谋之”是谋划、考虑的意思;“又何间焉”则是“又何必参与呢”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有权力的人会去谋划这件事,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又何必去管呢?”
但曹刿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即使不是权贵之人,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他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最终帮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
原文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字面意思 | 吃肉的人会去谋划,我们又何必参与? |
引申含义 | 统治者会处理国家大事,普通人无需过问。 |
曹刿的态度 | 不认同,认为应主动参与国家事务 |
背景故事 | 齐国攻打鲁国,曹刿请求见鲁庄公并提出战略建议 |
战争结果 | 鲁国以弱胜强,取得长勺之战胜利 |
现实意义 | 强调普通民众也应关注国家命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
三、结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虽是一句看似消极的话,但在历史背景下却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思想基础。曹刿的勇气与远见,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也启示后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身处低位,也不应忽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