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如何计算】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性资金。用人单位需根据其职工人数和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缴纳一定数额的残保金。以下是关于残保金计算方式的详细说明。
一、残保金的基本概念
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应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缴纳的资金。其目的是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残保金的计算公式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 应缴残保金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 × 比例要求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其中: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指单位在上一年度内所有在岗职工的人数。
- 比例要求:一般为1.5%(部分地区可能略有不同,需以当地政策为准)。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指单位实际安置的残疾人数量。
-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指单位上一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按年计算)。
三、残保金的计算步骤
1. 确定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
根据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总人数。
2. 计算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应安排人数 = 职工总数 × 比例要求(如1.5%)
3. 统计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根据单位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相关证明材料确认。
4. 计算差额
差额 = 应安排人数 - 实际安排人数
5. 计算应缴残保金
应缴金额 = 差额 ×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四、残保金的征收标准(示例)
项目 | 内容 |
计算基数 |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按年计算) |
比例要求 | 一般为1.5%(各地可能有差异) |
缴费周期 | 按年度缴纳,通常为每年6月至9月 |
缴费主体 | 未达标用人单位 |
缴费机构 | 当地残疾人联合会 |
五、减免与优惠政策
部分地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残保金减免政策,例如:
-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可免缴;
- 新成立企业或小微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可享受减免;
- 高新技术企业、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可申请优惠。
六、总结
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用人单位的职工人数、实际安置残疾人数量以及当地政策要求。企业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避免因未达标而产生额外支出。同时,也应注意了解当地的优惠政策,合理规划财务安排。
附:残保金计算示例表
项目 | 数值 |
单位上年度职工总数 | 200人 |
比例要求 | 1.5% |
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3人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1人 |
差额 | 2人 |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6000元/月 |
年平均工资 | 72000元/年 |
应缴残保金 | 144000元 |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残保金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政策要求。建议企业定期关注当地残联发布的最新通知,确保合规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