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斗量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车载斗量的解释及成语故事】“车载斗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数量非常多。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三国时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
一、成语解释
成语 | 车载斗量 |
拼音 | chē zài dǒu liàng |
释义 | 形容数量极多,多到可以用车装、用斗量。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中,表示数量庞大,强调多得难以计数。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多如牛毛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二、成语故事
“车载斗量”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曹植(字子建)的故事。
当时,曹操非常器重自己的儿子曹丕和曹植。有一次,曹操问他们:“你们谁更聪明?”曹丕答道:“我比不上弟弟。”而曹植则回答:“我有才华,也有学识,应该比我哥哥强。”曹操听后,觉得曹植有些狂妄,于是对他有所疏远。
后来,曹操打算立太子,最终选择了曹丕。曹植对此心怀不满,常常在诗文中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一次,曹操召见曹植,问他:“你有什么才能?”曹植答道:“我读书万卷,能写文章,还能作诗赋。”曹操又问:“那你能不能写出一首诗来?”曹植立刻写下了一首《洛神赋》,文采斐然,令众人惊叹。
但曹操却说:“你的才华虽然出众,但也不能像车装斗量那样多。”意思是说,他的才华虽然好,但并不像数量一样多。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车载斗量”,用来形容数量之多。
三、总结
“车载斗量”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告诉我们,事物的数量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与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车载斗量 |
含义 | 形容数量极多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
故事背景 | 曹植与曹操的对话 |
使用场景 | 强调数量多,常见于书面语 |
注意事项 | 避免用于口语中,以免显得生硬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车载斗量”这一成语的意义及其背后的典故,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准确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