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但通常人们在引用时,常将“敏而好学”作为单独的短语使用,其后常接的是“不耻下问”,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
“敏而好学”是孔子对弟子颜渊的称赞,意思是“聪明而喜欢学习”。它强调了一个人不仅要有天赋,还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而“不耻下问”则是指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体现了谦虚和求知的精神。
这两句话结合起来,表达了一个人既要有聪明才智,又要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同时保持谦逊,乐于向他人请教。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持续学习与虚心求教显得尤为重要。
二、表格对比
词语 | 出处 | 含义解释 | 现代启示 |
敏而好学 | 《论语·公冶长》 | 聪明且喜欢学习 | 强调个人学习能力和主动性 |
不耻下问 | 《论语·公冶长》 | 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浅的人请教为耻 | 鼓励谦虚求教,提升自我修养 |
组合含义 | —— | 聪明、好学、谦虚三者结合 | 适用于现代职场与学术发展 |
应用场景 | 教育、职场、个人成长 | 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自我提升 | 倡导终身学习与开放心态 |
三、结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更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保持谦逊,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愿我们都能成为“敏而好学”的人,同时拥有“不耻下问”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