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矗字的来历

2025-09-19 18:25:46

问题描述:

矗字的来历,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18:25:46

矗字的来历】“矗”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出现。它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如“矗立”。本文将从字形、字义、历史演变等方面,对“矗”字的来历进行简要总结。

一、字形结构分析

“矗”字由三个“山”字组成,属于会意字。这种结构表明其本义与山有关,可能最初用来表示山峰高耸、层层叠叠的状态。

- 部首:山(左右结构)

- 笔画数:14画

- 结构:上下结构(三山并列)

二、字义演变

时期 字义 说明
古代 高耸、直立 常用于描述山峰或建筑高大挺拔
现代 高耸、直立 多用于描写建筑物、山体等
文言文中 表示高峻、险要 如《水经注》中用以形容山势陡峭

三、历史使用情况

“矗”字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但使用频率较低。随着文字的发展,该字逐渐被“高”、“耸”等字替代,仅在特定语境下保留使用。

- 古籍中的例子:

- 《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未直接使用“矗”,但表达了山之高耸之意。

- 《水经注》中有“山势矗立,不可攀登”的记载。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矗”字多用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常见搭配有:

- 矗立:形容建筑物或山体高大挺拔地站立。

- 矗然:形容高耸的样子。

- 矗峙:指高耸而稳固地存在。

五、总结

“矗”字源于三山并列的结构,本义为高耸、直立,常用于描绘山体或建筑的高度。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正式文本中仍具有一定的表达价值。通过对其字形、字义及历史演变的梳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汉字的文化内涵。

项目 内容
字形 三山并列,14画
本义 高耸、直立
演变 古代常用,现代多用于书面语
使用场景 文学、建筑、自然景观描述
常见词 矗立、矗然、矗峙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生僻汉字的来历,可继续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