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涎欲滴的意思是什么】“馋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饥饿,看到美食时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人们对食物的强烈渴望,尤其是在面对美味佳肴时的反应。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馋涎欲滴 |
拼音 | chán xián yù dī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行军,见野谷,乃令左右取之,未至,先有饥者,口垂涎。” |
释义 | 形容非常饥饿或对食物极度渴望,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表示对食物的强烈向往。 |
近义词 | 垂涎三尺、饿得前胸贴后背、食指大动 |
反义词 | 饱腹无欲、无动于衷、冷淡无情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日常对话中:
“这家餐厅的招牌菜真香,我一闻到味道就馋涎欲滴了。”
- 文学作品中:
“他盯着桌上的烤肉,馋涎欲滴,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 影视剧中:
“镜头里展示的美食让人看得食欲大开,观众也跟着馋涎欲滴。”
三、常见误区
1. 不要误用为“吃得太饱”:
“馋涎欲滴”强调的是“想吃”,而不是“已经吃饱”。
2. 不要与“垂涎三尺”混淆:
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垂涎三尺”更强调“口水流得很长”,而“馋涎欲滴”则更侧重于“口水快要滴下来”的状态。
四、总结
“馋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饥饿或对食物的强烈渴望而表现出的生理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了解其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