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古诗金昌绪讲解】《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和意境。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愁思,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无奈与哀怨。
一、诗歌原文
> 春怨
> 金昌绪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在春天里因黄莺的啼叫而被打扰梦境的情景。她希望黄莺不要在枝头啼叫,因为它的声音会打断她的梦,让她无法梦见远在辽西(边塞)的爱人。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梦”这一意象,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
三、诗歌解析表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达情感 |
打起黄莺儿 | 赶走黄莺 | 女子不愿听到黄莺的叫声 | 抑制情绪,表达不满 |
莫教枝上啼 | 不要让它在树枝上啼叫 | 希望安静,不被打扰 | 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
啼时惊妾梦 | 黄莺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 | 梦中与爱人相见却被打破 | 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
不得到辽西 | 不能去辽西见你 | 无法实现的愿望 | 爱情受阻,心中苦闷 |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洁:全诗仅20字,却结构完整,意蕴深远。
2. 意象鲜明:以“黄莺”、“枝上啼”、“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哀婉的氛围。
3. 情感细腻: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打黄莺),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无奈。
4. 对比手法:现实与梦境的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五、历史背景
金昌绪生活在唐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调至边疆服役,导致家庭分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反映了普通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
六、总结
《春怨》虽然篇幅短小,但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春日闺怨的诗,更是一首反映时代背景与女性心理的作品。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力量,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代女性的孤独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