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方孝孺传文言文翻译

2025-09-23 09:22:58

问题描述:

方孝孺传文言文翻译,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09:22:58

方孝孺传文言文翻译】一、

《方孝孺传》是记载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政治家方孝孺生平事迹的传记文章,主要出自《明史》或相关历史文献。文中详细描述了方孝孺的家世、学识、忠诚气节以及在“靖难之役”后因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被诛杀的经历,展现了其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精神风貌。

本文通过文言文的形式,语言凝练、结构严谨,体现了古代史书的写作风格。为了便于现代读者理解,以下将对《方孝孺传》进行逐段翻译,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内容。

二、文言文翻译与要点总结(表格形式):

原文 翻译 说明
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 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 介绍方孝孺的籍贯和字号。
少有异质,好读书,尝从宋濂游。 年少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喜欢读书,曾跟随宋濂学习。 表明其早年受良好教育。
太祖闻其名,召见之,命赋诗,孝孺援笔立成。 明太祖听说他的名声,召见他,让他作诗,方孝孺提笔立刻完成。 展现其才思敏捷。
帝悦,赐食,命入国子监。 皇帝高兴,赏赐食物,命他进入国子监学习。 受到朝廷重视。
洪武末,以荐举为翰林侍讲。 洪武末年,因推荐担任翰林侍讲。 官职提升,参与朝廷事务。
建文帝即位,拜翰林学士,参预机务。 建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参与朝政。 成为建文帝的重要谋臣。
时燕王朱棣有异志,孝孺屡谏,不听。 当时燕王朱棣有反叛之心,方孝孺多次劝谏,但未被采纳。 预示后来的悲剧结局。
燕兵南下,建文帝遣使议和,孝孺草诏,辞甚严。 燕军南下,建文帝派使者求和,方孝孺起草诏书,措辞严厉。 表现出坚定立场。
朱棣入京,孝孺被执,不屈。 朱棣攻入京城,方孝孺被捕,拒不屈服。 展现其忠贞不屈的精神。
曰:“吾宁死,不能为逆贼草诏。” 他说:“我宁愿死,也不能为叛贼起草诏书。” 直接表达其坚定信念。
乃命斩之,诛十族。 于是下令处死他,并诛连十族。 揭示其悲惨结局。
孝孺临刑,神色自若,作绝命词。 方孝孺临刑时神色自若,写下绝命诗。 体现其从容赴死的气节。

三、结语:

《方孝孺传》不仅是一篇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展现忠诚与气节的历史文本。方孝孺虽遭酷刑,却始终坚守道义,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他的故事在历史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反映了明初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

通过此传记,我们不仅了解了方孝孺的生平,更深刻体会到古代士人对于国家、信仰与人格尊严的执着追求。

如需进一步分析《方孝孺传》中的文学特色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