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边李苦诗词】“道边李苦”是一句出自《世说新语》的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聪明与选择的故事。故事中,王戎七岁时,与同伴在路边看到一棵李树,果实累累,众人争相采摘,唯独王戎不动。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果真如此,众人尝后皆叹服其聪慧。
这则故事虽短,却蕴含深刻的道理:面对诱惑时,冷静思考、明辨是非,是智慧的表现。同时,“道边李苦”也成为后人用来比喻表面看似有利的事物,实则暗藏风险的成语。
一、
“道边李苦”出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王戎在年幼时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判断路边的李子是苦的,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危险。这个故事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智慧和谨慎的推崇。
该典故常被用于教育后代在面对诱惑或复杂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善于分析,而非盲目行动。它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人生哲理的体现。
二、相关资料整理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雅量》 |
故事人物 | 王戎(七岁) |
故事背景 | 道路旁有一棵李树,果实累累 |
主要情节 | 同伴争摘李子,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结果验证 | 后来众人尝之,果然为苦李 |
哲理意义 | 冷静思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警惕表面利益背后的隐患 |
后世影响 | 成为成语“道边李苦”,常用于劝诫人们慎思明辨 |
文化价值 | 反映魏晋时期士人的智慧与风度 |
三、延伸思考
“道边李苦”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面临各种诱惑和选择,如投资机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正确判断,正是“道边李苦”所传达的核心思想。
古人用简单的故事传递深刻的道理,这种智慧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