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冯河解释及成语典故】“暴虎冯河”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原意是形容人勇猛无畏、不计后果地行事。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盲目冒险、缺乏理智的行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暴虎 | 暴:暴烈、凶猛;虎:老虎。指直接与老虎搏斗。 |
冯河 | 冯:同“凭”,即踏着;河:河流。指徒步过河。 |
成语整体含义 |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行事,不顾危险地采取行动。 |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旻》:
>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敢徒手打虎,不敢赤脚过河。”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做事过于冲动、缺乏准备和策略。
三、历史典故
典故名称 | 出处 | 内容简述 |
《诗经·小雅·小旻》 | 《诗经》 | 原文提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后世以此比喻胆大妄为、不讲方法的行为。 |
孔子评语 | 《论语·述而》 | 孔子曾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强调做事要讲求智谋与方法,不可盲目冒险。 |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行为鲁莽、不考虑后果的人。
- 示例:
- 他没有做任何准备就贸然投资,简直是暴虎冯河。
- 这种做法太冒险了,简直是暴虎冯河。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鲁莽行事、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
反义词 | 谨慎从事、深思熟虑、稳扎稳打 |
六、总结
“暴虎冯河”这一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勇敢精神的推崇,也警示人们在行动时应讲究方法与策略。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评价,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盲目冒险,学会理性判断,才能真正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