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根据其在被投资单位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
一、权益法的核心概念
概念 | 解释 |
权益法 | 一种会计方法,用于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变化。 |
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企业持有时间较长的股权,通常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 |
重大影响 | 投资企业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但不具有控制权。 |
投资收益 | 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按比例确认的收益。 |
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时支付的金额,后续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进行调整。 |
二、权益法的应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共同控制 | 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适用权益法。 |
重大影响 | 投资企业能对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如董事会席位等。 |
不具备控制权 | 投资企业虽持有部分股权,但不足以控制被投资单位。 |
三、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流程
步骤 | 内容 |
1. 初始确认 | 投资企业按实际支付的金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
2. 后续计量 | 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等按比例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
3. 收益确认 | 每期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利润表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
4. 资产减值 | 若投资出现减值迹象,需计提减值准备。 |
四、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区别
项目 | 权益法 | 成本法 |
计量基础 | 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 按初始成本计量,不随被投资单位变动 |
收益确认 | 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比例确认 | 仅在收到现金股利时确认收益 |
账面价值 | 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而调整 | 一般保持不变 |
适用范围 | 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 | 无重大影响或控制 |
五、权益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 缺点 |
更真实反映投资企业的权益变动 | 处理较为复杂,需要持续跟踪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数据 |
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 对投资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
有助于评估投资绩效 | 可能导致会计处理的主观性较强 |
总结
权益法是一种适用于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它通过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和调整投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投资企业的权益变化。相比成本法,权益法在信息相关性和透明度上更具优势,但也对企业的会计处理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