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2025-10-07 04:26:42

问题描述: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4:26:42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在古代汉语中,“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对“隐”的一种解释。其含义是:虽然事情已经提到或涉及到了,但没有明确说出,这种表达方式称为“隐”。这是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政治、外交、人际交往等场合,以避免直接冲突或保持一定的礼节与分寸。

一、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强调的是语言中的“含蓄”与“保留”。它并非完全的沉默,而是指在言语中有所提及,却不直说,以此达到某种目的或维持某种关系。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礼”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适用。无论是职场沟通、家庭关系,还是公共事务,适当的“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减少误解和矛盾。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为政》
原文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字面意思 言语中提到了某事,但并未明确说出。
引申意义 含蓄、委婉、保留、不直说。
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强调“礼”与“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现代应用 职场沟通、人际关系、政治外交、文学艺术等。
优点 避免冲突、维护面子、促进和谐、体现智慧。
缺点 可能导致误解、信息不透明、决策延迟。
典型例子 领导在会议上指出问题,但不点名批评;朋友间谈及敏感话题时避重就轻。

三、结语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仅是古人的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处世智慧。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要讲究方式,既要传达信息,也要顾及他人感受。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学会“隐”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关系和敏感问题时,适度的“隐”往往比直白的表达更具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