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 middot 秋歌》全诗】《子夜吴歌·秋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子夜吴歌》组诗中的一篇。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作品之一。
一、诗歌
《子夜吴歌·秋歌》共四句,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中借秋夜的清冷与捣衣声,勾勒出一位思妇在月下独坐、心绪难平的画面。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李白对民间生活和女性心理的深刻理解。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诗句 | 释义与赏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长安城被明亮的月光照耀,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这句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忙碌,也暗示了战争或远行带来的离别之苦。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秋风不断吹送着远方的思念,所有的感情都牵系在玉门关外的征人身上。这里“玉关”指代边塞,表达思妇对远行丈夫的牵挂。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人的侵扰,让丈夫结束远征回到家中?这是思妇内心的强烈愿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战乱现实。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此句虽非本诗内容,但常被误认为是《子夜吴歌》的一部分。它出自杜甫的《月夜》,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说明古诗中常见“月”与“思”的意象结合。 |
> 注:上述“今夜鄜州月……”一句并非《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而是常见的误解。此处仅作对比参考。
三、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妇怀人”展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如“月”、“捣衣声”、“秋风”等,营造出浓郁的秋夜氛围。
- 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沉含蓄,体现出李白诗歌中的“真情实感”。
- 对仗工整:虽为五言绝句,但结构紧凑,节奏明快。
四、结语
《子夜吴歌·秋歌》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唐代边塞诗与闺怨诗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和平与团圆的普遍向往。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