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它最初的出处和含义。实际上,“国色天香”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女性的,而是指一种花——牡丹。
一、
“国色天香”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里的“国色”指的是牡丹花的艳丽之美,而“天香”则形容其香气浓郁,令人陶醉。因此,“国色天香”最初是用来赞美牡丹花的美丽与芬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女子容貌出众、气质高雅,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美女,如杨贵妃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国色天香 |
出处 | 唐代诗人李正封《咏牡丹》 |
原意 | 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芳香 |
“国色”含义 | 指牡丹花的艳丽色彩,象征国家之瑰宝 |
“天香”含义 | 指牡丹的香气,仿佛来自天上 |
后期引申义 | 被用来形容女子美貌与气质,如杨贵妃等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有时也用于形容花卉或艺术品 |
三、延伸理解
虽然“国色天香”现在多用于形容女性,但它的本意是赞美牡丹花的高贵与美丽。在唐代,牡丹被视为国花,象征着富贵与繁荣,因此“国色”一词也带有浓厚的国家象征意义。
了解成语的原始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它,并避免误读。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区分成语的本义与引申义,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