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而喻是什么意思】“无言而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道理或事实非常清楚、明显,不需要用语言去解释或说明。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情本身已经足够明确,无需多言。
一、
“无言而喻”出自《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虽然原文并非直接使用“无言而喻”,但其思想与该成语高度契合。
“无言而喻”常用来形容某些情况或现象极为明显,即使不说出来,大家也能明白。它多用于书面语中,语气较为正式,适用于描述自然现象、逻辑关系、情感表达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无言而喻 |
拼音 | wú yán ér yù |
出处 | 非直接出自经典文献,源自《论语》思想演变 |
含义 | 形容事物显而易见,无需言语解释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某种道理或现象非常清楚 |
近义词 | 不言自明、昭然若揭、显而易见 |
反义词 | 莫名其妙、晦涩难懂、含糊不清 |
例句 |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言而喻,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正式场合、写作、演讲等,强调直观理解 |
三、延伸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无言而喻”常被用来形容一些无需解释的现象。例如:
- 一个人的表情、动作往往能传达出内心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无言而喻的。
- 一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可能通过数据和现象就让人一目了然,无需过多解释。
因此,“无言而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对事物本质的敏锐感知和理解能力。
结语
“无言而喻”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时最有力的表达不是语言,而是清晰的事实和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