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第三自然段原文及翻译】一、原文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二、翻译
因此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而且没有遗漏。平坦且容易到达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险峻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就少。但世间奇妙、壮丽、非凡的景象,常常存在于险要和偏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能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如果不去坚持,也不能到达;即使有志向和力量,但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也不能到达。即使有志向和力量,又不轻易松懈,但到了幽暗昏昧的地方,又没有外物来帮助,也不能到达。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内容类别 | 原文内容 | 翻译内容 |
核心观点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所收获,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而全面。 |
对比分析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平坦且容易到达的地方,游览的人多;险峻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少。 |
奇观所在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世间奇妙、壮丽、非凡的景象,常常在险要和偏远之处,而人们很少能到达。 |
成功条件1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
成功条件2 |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 有志向,但不坚持下去,也不能到达;即使有志向和力量,但若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
成功条件3 |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即使有志向和力量,又不轻易松懈,但如果到了幽暗昏昧的地方,又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到达。 |
四、文章小结
《游褒禅山记》第三自然段通过对比“夷以近”与“险以远”的不同境遇,强调了探索精神的重要性。作者指出,真正的奇观往往隐藏在艰难险阻之中,唯有具备坚定意志、充足力量,并且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抵达那些未被发现的美景。这段文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也寄托了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