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望月怀古原文及译文】一、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古》是一首借月抒情、寄托思念的名篇。全诗通过描绘海上明月升起的壮丽景象,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团圆的渴望。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以下将提供其原文、翻译以及重点词语解析。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天各一方的人们此刻都共同仰望着这轮明月。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有情人抱怨这漫长的夜晚,整夜都无法入眠,心中充满了思念。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吹灭蜡烛,喜爱那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感到夜露渐渐湿润了衣衫。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无法将这满手的月光送给你,只好回房睡觉,希望在梦中与你相见。 |
三、重点词语解析
词语 | 解释 |
海上生明月 | 描写月亮从海面升起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壮美与时间的流转。 |
天涯共此时 | 表达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在同一时刻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情感共鸣。 |
情人怨遥夜 | 有情人因距离遥远而感到孤独,抱怨长夜难熬。 |
竟夕起相思 | 整夜都在思念对方,情感深沉。 |
灭烛怜光满 | 吹灭蜡烛是为了更清楚地欣赏满室的月光,表现出对月光的喜爱。 |
披衣觉露滋 | 穿上外衣感受到夜露的凉意,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孤寂氛围。 |
不堪盈手赠 | 感叹无法将月光装满手中赠予远方之人,表达思念却无能为力的无奈。 |
还寝梦佳期 | 回到床上,希望能梦见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
四、诗歌赏析
《望月怀古》以“海上生明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意境。接着通过“天涯共此时”点明主题——无论远近,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引发对亲情、友情的思念。后几句描写诗人深夜独坐、思念成疾的情景,情感真挚动人。
全诗虽短,但情感细腻,语言凝练,体现了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间情感的深刻表达。
五、结语
《望月怀古》作为一首经典古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它不仅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古人对亲情、爱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望月思人”的传统情感。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欢迎继续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