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意思】一、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一句富有历史感和责任感的成语,出自清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国家或组织面临严重危机时,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危局,防止其彻底崩溃。
“挽狂澜于既倒”意为在大浪即将倾覆的时候,努力拉住它,使其不致崩塌;“扶大厦之将倾”则是比喻在高楼即将倒塌时,扶持它不让其倾覆。两者结合起来,强调的是在关键时刻的担当与作为,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国家、社会或组织处于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扭转局势的人或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勇气和智慧,也反映了对大局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引申意义 | 使用场景 | 常见出处 |
挽狂澜于既倒 | 在大浪即将倾覆时努力拉住 | 表示在危急关头采取行动,阻止灾难发生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在危机中做出关键决策 | 出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扶大厦之将倾 | 在高楼即将倒塌时加以扶持 | 表示在重大危机中维持稳定,避免全面崩溃 | 多用于形容领导力或拯救国家、企业等重要机构 | 同上 |
整体含义 | 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 强调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 常用于表彰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 | 梁启超作品中常见 |
三、结语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局势,守护重要的价值和成果。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