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十一五”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国家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一五”规划在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十一五”规划是中国在21世纪初制定的重要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一,其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0年。该规划是在“十五”计划(2001-2005)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旨在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加快现代化进程。规划内容涵盖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中国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后续“十二五”规划关注的重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简称 | “十一五”规划 |
时间范围 | 2006年—2010年 |
制定背景 | 在“十五”计划基础上,应对全球化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 |
主要目标 |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加强环境保护 |
核心内容 |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城乡协调、资源环境等 |
成果亮点 | GDP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民生显著提升 |
存在问题 | 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通过“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后续的“十二五”“十三五”乃至“十四五”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这一时期的政策导向和战略部署,对中国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