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是什么意思】“抖擞”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精神振奋、振作起来的状态,也可以表示身体上的动作,如抖动、摇晃等。在不同的语境中,“抖擞”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释义
词语 | 抖擞 |
拼音 | dǒu sǒu |
词性 | 动词 / 形容词 |
基本含义 | 精神振奋;振作;抖动;摇晃 |
出处 | 古代诗词、文言文中常见 |
二、详细解释
1. 精神振奋、振作
这是“抖擞”最常用的意思,多用于描述人在情绪低落或疲惫后重新恢复精神的状态。例如:“他一听到好消息,顿时抖擞起来。”
2. 身体上的动作
在某些情况下,“抖擞”也可指身体的抖动或摇晃,如:“他抖擞了一下肩膀,把身上的灰尘抖掉。”
3. 古文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抖擞”常用来形容人精神焕发、意气风发的样子。如:“抖擞精神,奋发图强。”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日常口语 | “别灰心,再努力一下,你一定能行!要抖擞起来!” |
文学作品 | “他抖擞精神,迎着风雨向前走去。” |
成语搭配 | “抖擞精神”、“抖擞士气”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振作、振奋、打起精神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
五、总结
“抖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既可以表达人的情绪状态,也可以描述身体动作。在现代汉语中,更多用于表达精神上的振作和激励。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中文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抖擞”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