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屈原列传大意

2025-09-30 22:06:46

问题描述:

屈原列传大意,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22:06:46

屈原列传大意】《屈原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人物传记,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文章不仅展现了屈原的才华与忠诚,也反映了当时楚国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通过屈原的遭遇,司马迁表达了对忠臣被谗、贤士遭弃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高洁精神的推崇。

一、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楚国人,出身贵族,博学多才,曾任左徒,参与国家政事。他主张联齐抗秦,改革内政,但因遭到权贵排挤,最终被流放。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最终,屈原在楚国被秦国攻破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不仅记录了屈原的生平,还对其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文辞“瑰丽奇伟”,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操守。文章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司马迁对屈原的高度敬仰。

二、主要内容归纳表

项目 内容
作者 司马迁(西汉)
出处 《史记·屈原列传》
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楚国衰落,秦国崛起
主人公 屈原,楚国诗人、政治家
职位 左徒(掌管内政、外交)
政治主张 联合齐国,抵抗秦国;改革内政,选拔贤能
遭遇 被谗言所害,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文学成就 创作《离骚》《天问》《九歌》等诗歌
思想特点 爱国、忠诚、清高、孤傲、忧国忧民
历史评价 司马迁称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后世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三、结语

《屈原列传》不仅是对屈原个人命运的记录,更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深刻写照。屈原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国家衰亡的缩影。他的作品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正义、忠诚与理想。司马迁以史笔记录下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使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