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的全诗】《一去二三里》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意境的古诗,常被用于儿童启蒙教育中。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气息,读来朗朗上口,画面感强。
一、诗歌
《一去二三里》出自宋代诗人邵雍之手,全诗如下: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数字的递增变化,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从“一去二三里”开始,描绘了远山近水之间的村落,接着是“烟村四五家”,再是“楼台六七座”,最后以“八九十枝花”收尾,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丽。
二、诗歌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一去二三里 | 表示距离,从起点出发走二三里路 | 引出场景,营造空间感 |
烟村四五家 | 村落中有四到五户人家,炊烟袅袅 | 描绘乡村生活气息 |
楼台六七座 | 六七座楼台,可能指寺庙或民居 | 增加画面层次感 |
八九十枝花 | 道路两旁有八九朵花,色彩斑斓 | 为画面增添生机与美感 |
三、诗歌特点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生动描绘出一幅乡村画卷。
2. 数字运用巧妙:通过数字的变化,使画面有层次感,增强节奏感。
3. 意境深远:虽无华丽辞藻,但画面感强,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四、教学意义
这首诗常被用作儿童识字和古诗启蒙的教材,因其:
- 字数少,易记;
- 内容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结语
《一去二三里》虽然短小,却蕴含丰富的意蕴。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画。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