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的拼音】“无动于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或某种情况没有丝毫反应,内心平静如常,不为所动。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外界刺激时表现出的冷漠或冷静态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发音和用法,以下是对“无动于衷”的拼音进行总结,并结合其含义和使用场景,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无动于衷”读作 wú dòng yú zhōng,其中:
- “无”:表示“没有”
- “动”:表示“动心、感动”
- “于”:介词,相当于“对”
- “衷”:指“内心”
整体意思是:对事情毫无反应,心里一点也没有波动。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批评或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极度的冷静或冷漠。
在写作中,使用“无动于衷”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一种缺乏同情心或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举例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对事情毫无反应,内心平静 | 他对别人的求助始终无动于衷。 | 冷眼旁观、漠然 | 感动、动心 |
三、注意事项
1. 发音要准确:“无动于衷”四个字的声调分别是:第二声、第四声、第二声、第一声。
2. 语境搭配: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情感色彩:根据上下文不同,“无动于衷”可能带有贬义或中性,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无动于衷”的拼音、含义及使用方式。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你在学习和使用中文时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