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的生平】吴宓(1894年—1978年),原名吴玉衡,字雨僧,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比较文学学者。他早年留学美国,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回国后致力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吴宓一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平总结
吴宓出生于陕西泾阳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青年时期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主修哲学与文学。在哈佛期间,他深受西方文学与思想影响,并开始关注中西文化比较问题。归国后,他曾任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多所高校,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
吴宓性格刚直,思想独立,曾因坚持个人学术观点而与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突,晚年生活困顿,但始终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他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中西文学比较的研究上,代表作有《中西诗之比较》《吴宓诗集》等。
二、吴宓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出生 | 1894年,陕西泾阳 |
原名 | 吴玉衡 |
字 | 雨僧 |
留学国家 | 美国 |
留学院校 | 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 |
主修专业 | 哲学、文学 |
回国时间 | 1921年 |
曾任职高校 |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 |
学术专长 | 比较文学、中西文化比较 |
代表作品 | 《中西诗之比较》《吴宓诗集》 |
逝世 | 1978年 |
三、人物评价
吴宓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极具个性与思想深度的学者。他不仅在学术上勇于探索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更在人格上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尽管他在政治风浪中遭遇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信念,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吴宓的一生,是求知、求真、求道的一生,他的思想与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