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古诗原文】《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以豪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作者泛舟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开阔胸襟与超然物外的情怀。此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价值,也在后世广为传诵。
一、原文内容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二、
这首词通过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全词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张孝祥作为一位文人兼政治家的高洁情操和豁达胸怀。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念奴娇 |
作者 | 张孝祥(南宋) |
创作背景 | 洞庭湖泛舟,近中秋时节 |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心境澄明、超然物外 |
艺术特色 | 境界开阔、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
关键意象 | 洞庭、青草、玉鉴、银河、孤光、冰雪 |
情感表达 | 宁静、豪迈、感慨、孤独中见超脱 |
名句摘录 |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四、结语
《念奴娇·过洞庭》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张孝祥人生观与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它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宋词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