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

2025-09-17 17:20:36

问题描述:

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17:20:36

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一、

《工之侨献琴》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写的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位名叫工之侨的琴师将一把古琴献给朝廷,却因琴的外表与内部结构不符合当时官府的标准而被贬低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形式主义和表面功夫的推崇,以及对真正艺术价值的忽视。

文章通过工之侨的遭遇,讽刺了那些只看外表、不重内涵的社会风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真才实学的尊重和对虚伪风气的批判。

二、原文节选(部分)

>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振。其声清越,如松风而竹韵。然未达于世也。

> 一日,工之侨携琴以献于朝,宰相问曰:“此琴何如?”工之侨曰:“此琴乃古之良材,非今人所能及。”宰相笑曰:“汝之琴,外貌虽古,然其音不雅,岂可入御?”遂弃之。

> 工之侨叹曰:“世之人,但重其表,而不察其内也。”

三、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文章名称 工之侨献琴
作者 宋濂(明代)
类型 寓言散文
主题 批判形式主义,强调内在价值
故事梗概 工之侨献琴于朝廷,因琴音不被认可而遭贬低
艺术特色 简洁生动,寓意深刻
社会意义 反映当时社会重形式、轻实质的风气
人物形象 工之侨:有才华但不得志;宰相:只看外表、不懂艺术
结尾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真才实学的呼唤

四、结语

《工之侨献琴》虽然篇幅简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一则故事,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在今天看来,这种对形式主义的批判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应注重其本质与内涵,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