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

2025-09-21 02:36:25

问题描述: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02:36:25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卑宫菲食”是一个出自《尚书》的成语,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古代贤君治国的理念,体现了节俭与自律的重要性。

一、成语释义

- 卑宫:指宫殿简陋。

- 菲食:指饮食清淡、简单。

- 整体含义:形容居住简陋、饮食朴素,多用于赞美君主或领导者的节俭作风。

二、出处与背景

“卑宫菲食”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卑宫菲食”,但这一思想贯穿于古代贤君的治国理念之中。后世常以“卑宫菲食”来形容像大禹、周公等贤明君主的节俭美德。

三、历史典故

人物 背景 典故描述 成语体现
大禹 古代治水英雄,开创夏朝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生活简朴,不贪图享乐 卑宫菲食
周公 周朝开国功臣,辅佐成王 周公制礼作乐,提倡节俭,亲自参与农事,不尚奢华 卑宫菲食
汉文帝 西汉时期皇帝 在位期间提倡节俭,减少赋税,修建宫室简朴,注重民生 卑宫菲食

四、成语寓意与现实意义

“卑宫菲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强调了领导者应以身作则,节俭自律,关心百姓疾苦。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仍需保持谦逊与节制,避免铺张浪费。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卑宫菲食
出处 《尚书》及古代贤君事迹
含义 居住简陋,饮食清淡,形容节俭
历史人物 大禹、周公、汉文帝等
现实意义 提倡节俭、自律、为民服务的精神

通过“卑宫菲食”的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贤君的高尚品德,也从中汲取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