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是什么意思】“高山仰止”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意是比喻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追求,后引申为对道德、学问、成就等方面极高境界的敬佩和向往。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伟大人物或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高山仰止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 |
原意 | 比喻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
引申义 | 对道德、学问、成就等极高境界的敬佩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伟人、贤者或崇高精神的敬仰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演讲、文章中表达敬意 |
二、详细解释
“高山仰止”中的“高山”象征着高耸入云、难以攀登的山峰,代表了崇高的目标或伟大的人格;“仰止”则是指抬头仰望、心生敬意。整个成语表达了人们对高尚品德、卓越成就的无限敬仰与追求。
在古代,这句话常用来赞美君子的德行,如孔子、孟子等儒家圣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被后人视为楷模。现代则更多用于形容对历史人物、文化名人或社会楷模的尊敬。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一生清贫自守,品德高尚,真可谓‘高山仰止’。”
2. 演讲场合:
“我们应当以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为榜样,高山仰止,奋发图强。”
3. 日常交流:
“他对知识的追求令人钦佩,真是高山仰止。”
四、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高山仰止”的区别 |
景行行止 | 行走在光明大道上 | 与“高山仰止”同出一源,侧重行动上的追随 |
仰之弥高 | 越看越觉得高远 | 更强调对目标的不断追求与敬畏 |
望尘莫及 | 看不到对方的背影 | 强调差距大,无法企及 |
五、结语
“高山仰止”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事业、理想时,应怀有敬畏之心,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无论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还是对社会价值的认同,这一成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