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四句还是六句?】《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诗,相传为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所作。这首诗因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寓意而广为流传。然而,关于这首诗究竟有几句话,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历史记载、现代研究以及诗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结论。
一、历史记载与版本差异
根据《世说新语·文学》的记载,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出此诗,内容为: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四句诗被广泛认为是《七步诗》的原始版本,也被称为“四句版”。但也有学者指出,后来在一些古籍中出现了六句版本,例如:
> 煮豆持作羹,
> 漉豉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一版本多见于后世的文人笔记或诗词选集中,被认为是“六句版”。
二、现代研究与主流观点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七步诗》的原始版本应为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四句诗简洁有力,情感深沉,符合曹植当时的处境与心境。
而六句版本则可能是后人扩展或改编的结果,用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或适应不同的文学需求。
此外,由于《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所编,其成书时间较晚,因此对于《七步诗》的记载可能存在后人润色或添加的可能性。
三、诗歌结构与语言特点
从诗歌结构来看,四句版本更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式,节奏感强,意蕴深远。而六句版本虽然增加了细节描写,但在节奏和意境上略显冗长。
同时,从语言风格上看,四句版本更为凝练,更具文学美感,更符合曹植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语言风格。
四、总结与对比表格
项目 | 四句版 | 六句版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后世文人笔记、诗词选集 |
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结构 | 五言绝句 | 五言律诗(六句) |
风格 | 简洁凝练,情感深沉 | 细节丰富,叙事性强 |
主流观点 | 原始版本,更符合历史记载 | 后人扩展或改编版本 |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七步诗》最原始、最被广泛认可的版本是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六句版本虽在后世流传较广,但并非原作。在学习和引用时,应以四句版为主,以尊重历史与文学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