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鸟兽散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如鸟兽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群在受到惊吓或遭遇危机时四散逃亡的混乱状态。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表达力。
一、
“如鸟兽散”原意是指像鸟兽一样四散逃跑,比喻人们在遇到危险或恐慌时迅速逃离现场,场面混乱无序。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中用来描述战乱时期百姓逃难的情景。
在现代汉语中,“如鸟兽散”多用于描写突发事件后的混乱局面,也可以用于讽刺某些组织或团体在面临压力时的无序反应。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如鸟兽散 |
拼音 | rú niǎo shòu sàn |
近义词 | 四散奔逃、仓皇逃窜、溃不成军 |
反义词 | 井然有序、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群在慌乱中的逃散情况,也可用于讽刺组织涣散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引用 | “民皆如鸟兽散,莫知所归。” |
释义 | 形容人群因恐惧或混乱而四散逃亡,场面非常混乱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中,形容突发事件后的混乱场景 |
使用注意 | 多用于贬义或中性语境,不宜用于正面描述有序撤离的场景 |
三、结语
“如鸟兽散”作为一句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应用。理解其含义和出处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避免误用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