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全诗】一、
“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是韩愈写给友人张籍(字文昌,排行第十八)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早春时节草色初生、若隐若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细腻观察。
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为:从远处望去,小草刚刚发芽,呈现出一片淡淡的绿色;但走到近处一看,却发现草色并不明显,甚至几乎看不见。这句诗生动地表现了早春草色的朦胧与微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诗意表达。
全诗如下: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比远观与近看的视觉差异,突出了早春的独特美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喜爱。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作者 | 韩愈(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出处 | 《昌黎先生集》 |
诗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意思 | 从远处看有草色,走近却看不到,形容早春草色初生、若隐若现的状态 |
诗中意境 | 早春景色朦胧、清新,充满生机与希望 |
诗歌主题 | 对春天初临的赞美与感悟 |
诗人情感 | 喜悦、细腻、对自然的热爱 |
诗歌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细微变化 |
三、结语
“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写,更是诗人敏锐观察力与艺术想象力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用心去感受那些看似微小却富有生命力的变化。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