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负隅顽抗”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不利形势下仍坚持抵抗的行为。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敌人或对手在被包围、处于劣势时,仍然不愿投降或放弃抵抗的态度。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负隅顽抗”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词义解析、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词语解析
- 字面意思:
“负隅”指的是依靠山势险要的地方;“顽抗”意为顽强抵抗。合起来就是“在险要的地方顽强抵抗”。
- 引申意义:
比喻在失败或劣势中仍不认输,继续抵抗或反抗,通常带有贬义色彩,表示一种固执、不识时务的行为。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战争、政治斗争、竞争等情境中,形容一方在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仍不愿妥协。
二、出处与演变
“负隅顽抗”最早见于《左传》,原指在山边险要之地抵抗敌军。后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负险固守、死战不降、顽抗到底 |
反义词 | 投降认输、缴械投降、束手就擒 |
四、总结
“负隅顽抗”是一个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成语,多用于描述在劣势中仍不放弃抵抗的行为。它不仅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刻的比喻意义,常用于文学、历史、新闻等语境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负隅顽抗 |
字面意思 | 依靠险要地形顽强抵抗 |
引申意义 | 在劣势中仍不认输,继续抵抗 |
出处 | 《左传》 |
使用场景 | 战争、政治、竞争等 |
近义词 | 负险固守、死战不降、顽抗到底 |
反义词 | 投降认输、缴械投降、束手就擒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情感色彩 | 贬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负隅顽抗”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也反映了人物或群体的性格与态度。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