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中的10个古今异义字】《核舟记》是明代作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生动地描绘了一件雕刻精美的核舟。文章语言简练,用词准确,其中不少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属于“古今异义字”。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
以下是《核舟记》中出现的10个具有古今异义的字,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古今意义对比:
一、
在《核舟记》中,一些字词在古代和现代的使用语境和含义发生了变化。例如,“奇”在文中指“特别”,而现代则多用于“奇怪”;“手”在文中是“动手”的意思,现代则多指“手指”。这些古今异义字不仅体现了汉语的发展演变,也增加了阅读古文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通过分析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二、古今异义字对比表
序号 | 古今异义字 | 古义 | 今义 | 出处(原文) |
1 | 奇 | 特别、罕见 | 奇怪、奇特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2 | 手 | 动手、操作 | 手指 |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
3 | 罔不因势象形 | 没有不依照 | 无一例外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4 | 贻 | 赠送 | 遗留、留下 | “尝贻余核舟一” |
5 | 盖 | 表推测,相当于“原来” | 盖子、覆盖 | “盖大苏泛赤壁云” |
6 | 局 | 局部、部分 | 停留、限制 |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
7 | 比 | 比较、相比 | 排比、比喻 | “其两膝相比者” |
8 | 矢 | 通“屎”,箭 | 箭 |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
9 | 曳 | 拉、拖 | 拉动、牵引 | “曳屋许许声” |
10 | 诎 | 弯曲、屈曲 | 通“屈”,弯曲 | “诎右臂支船” |
三、结语
通过对《核舟记》中10个古今异义字的梳理,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感受到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这些词汇的变化反映了语言的演变过程,也为学习古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读者在阅读古文时,注意这类词语的特殊用法,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