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谁堪伯仲间全诗】一、
“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愤》,原句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朝廷软弱无能、无法重用贤才的不满。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将围绕这首诗进行简要分析,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背景、含义及文学价值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之作。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书愤》 |
作者 |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
出处 | 《剑南诗稿》 |
原句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诗句含义 | 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才能,同时感叹后世无人能与之比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诗歌背景 | 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他对北伐失败的悲愤与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爱国情怀诗作,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无奈。 |
后世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抒发家国情怀的经典引用,常被用于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
三、结语
“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陆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感慨。它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与内涵,我们更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