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的意思】“不可救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
一、成语释义
“不可救药”字面意思是“无法救治”,引申为事情或人的状况已经严重到无法通过任何手段加以改变或挽救。它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表示某种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达到了无法修复的程度。
二、来源与用法
“不可救药”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板》:“天之生民,不火不耕。……无父无母,何怙何恃?……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后世逐渐演变为“不可救药”,用来形容人或事已无可救药。
在现代汉语中,“不可救药”多用于形容:
- 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 一种疾病或病症已经发展到晚期,无法治愈;
- 某种局面或局势已经失控,难以挽回。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方式 | 举例 |
不可救药的人 | 他性格顽固,简直是不可救药的人。 |
不可救药的病情 | 病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
不可救药的局面 | 项目进展缓慢,形势已经不可救药。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无可救药、不可挽回、无法收拾 |
反义词 | 有救、可挽救、可以扭转 |
五、总结
“不可救药”是一个表达严重、无法挽回状态的成语,适用于描述人、事、物等处于极度困境或无法改变的状态。虽然它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种情况的看法。
成语 | 不可救药 |
含义 | 形容人或事已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出处 | 《诗经·大雅·板》 |
用法 | 描述严重问题或无法改变的情况 |
近义词 | 无可救药、无法挽回 |
反义词 | 有救、可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