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或事物的延续状态。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需要仔细理解。
一、
“不绝如缕”字面意思是“像细线一样不断”,用来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虽微弱但持续不断的状态。它强调的是“连续不断”与“微弱”的结合,常见于描述音乐、呼吸、情绪等。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带有一定的文雅色彩,尤其在描写细腻的情感或环境氛围时使用较多。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绝如缕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释义 | 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虽微弱但持续不断。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声之不绝,如缕不绝。”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持续不断。 |
近义词 | 声音不断、连绵不绝、余音绕梁 |
反义词 | 截断、中断、戛然而止 |
例句 | 雨声不绝如缕,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往事。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音乐场合:
“那首古琴曲不绝如缕,仿佛穿越千年而来。”
2. 自然描写:
“山间的小溪不绝如缕,清澈见底。”
3. 情感表达:
“他的思念不绝如缕,久久不能平复。”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偏书面化,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连续不断”而忽略“微弱”的含义。
- 适合用于文学作品、散文或正式写作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绝如缕”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对细微事物持续不断的赞美与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