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练习题及答案】《口技》是清代文学家林嗣环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展现了其在表演中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声音的能力。本文语言生动,结构紧凑,是学习文言文和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重要篇目。
以下是对《口技》一文的练习题及答案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
一、基础知识题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1 | 《口技》的作者是谁? | 林嗣环 |
2 | 《口技》属于哪种文体? | 文言散文 |
3 | 文章主要描写的是什么艺术形式? | 口技(模仿声音) |
4 | “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的意思是? | 擅长 |
5 | “众妙毕备”中的“毕”是什么意思? | 全部 |
6 | “宾客意少舒”中“意”指的是什么? | 心情、情绪 |
7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中的“绝”是什么意思? | 消失、停止 |
8 | 文章结尾提到“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表明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难以用语言描述 |
二、理解与分析题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9 | 文章是如何表现口技艺人技艺高超的? | 通过细致描写各种声音的变化和听众的反应来体现 |
10 | 文中提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这说明了什么? | 客人们被表演深深吸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赞赏 |
11 |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京中有善口技者”? | 引出主题,点明人物特长,为后文做铺垫 |
12 | “遥闻深巷中犬吠”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设置场景,引出后续的声音描写,增强真实感 |
13 | 文章结尾为什么强调“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突出口技艺人技艺之精妙,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
14 | 从文中可以看出口技艺人表演的特点是什么? | 声音丰富、层次分明、惟妙惟肖 |
15 | 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展现口技表演的精彩? | 声音的种类、节奏的变化、听众的反应等 |
三、拓展与思考题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16 | 如果让你用现代语言描述一次口技表演,你会如何表达? | 示例:一位表演者通过嘴巴发出各种声音,如狗叫、雷声、风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
17 | 你认为口技艺术在今天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为什么? | 有。它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听觉体验 |
18 | 文章中有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口技艺人的技艺? | 妙、绝、毕备、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等 |
19 | 你最喜欢《口技》中的哪一句描写?请说明理由。 | 示例:“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这句话生动再现了突发火灾的紧张场面,极具画面感 |
20 |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 赞美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并通过细腻描写展现艺术的魅力 |
总结:
《口技》是一篇描写古代民间艺术的优秀文言文,通过对声音的细致刻画和听众反应的描写,展现了口技艺人非凡的技艺。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体会到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练习题的梳理,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