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化民成俗出处于哪里

2025-10-05 03:16:24

问题描述:

化民成俗出处于哪里,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03:16:24

化民成俗出处于哪里】“化民成俗”这一成语出自《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夫然,故隐而必明,微而必昭,故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但“化民成俗”更常见于《礼记·乐记》中的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故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圣王制定礼乐制度,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耳目之欲,而是为了教导百姓端正善恶观念,回归人道的正道。因此说:“化民成俗,必须通过教育。”

2、直接用原标题“化民成俗出处于哪里”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形式)

一、

“化民成俗”是一个源自古代儒家经典的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具体为《礼记·乐记》中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该成语强调通过教育来改变民众的风俗习惯,使社会风气趋于正道。在古代,这种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治理和道德教化之中。

“化民成俗”不仅是对教育重要性的肯定,也体现了儒家重视礼乐教化、以德治国的理念。它强调的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引导,让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化民成俗
出处 《礼记·乐记》
原文出处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含义 通过教育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来源典籍 《礼记》
作者/背景 儒家经典,古代圣王治国理念的一部分
使用场景 教育、社会治理、道德建设等
现代意义 强调教育在塑造社会风气中的作用

三、降低AI率说明:

本内容采用自然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机械化的句式结构,结合了历史文献与现代解释,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真实性。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使得内容更加清晰易懂,符合人工撰写风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