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庙的介绍】伏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始祖之一,被尊为“人文始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祭祀伏羲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地。
天水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庙内建筑风格古朴,布局严谨,主要由牌坊、大门、仪门、献殿、正殿、寝殿等组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庙内还保存有大量的碑刻、壁画和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伏羲庙不仅是一个宗教祭祀场所,更是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公祭大典,吸引众多海内外华人前来参拜,表达对伏羲的敬仰之情。
以下是对天水伏羲庙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天水伏羲庙 |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
| 建造时间 |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 |
| 建筑风格 | 宫殿式古建筑群 |
| 主要建筑 | 牌坊、大门、仪门、献殿、正殿、寝殿 |
| 文物特色 | 碑刻、壁画、文物遗存 |
| 祭祀活动 |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公祭大典 |
| 文化意义 | 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伏羲文化中心 |
| 保护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天水伏羲庙不仅是对伏羲的纪念,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和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