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皮铁骨名词解释】“铜皮铁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结实、强壮,或者比喻事物结构坚固、不易被破坏。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人或建筑、设备等时,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一、
“铜皮铁骨”字面意思是“铜制的皮肤,铁制的骨骼”,实际上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金属构成,而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一个人体格健壮、抗压能力强,或者某物结构牢固、耐久性强。该词多用于褒义,强调坚韧不拔、坚强有力的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铜皮铁骨”也常被用来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如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历史故事中的勇士等,突出其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
此外,在现代语境中,“铜皮铁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精神上的坚韧,表示面对困难不退缩、有毅力和决心的人。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名称 | 铜皮铁骨 |
| 拼音 | tóng pí tiě gǔ |
| 字面意思 | 铜制的皮肤,铁制的骨骼 |
| 实际含义 | 形容人身体结实、强壮;或事物结构坚固、耐久性强 |
| 感情色彩 | 褒义 |
| 常见用法 | 描述人物体格、建筑结构、设备性能等 |
| 适用场景 | 文学描写、口语表达、新闻报道等 |
| 引申意义 | 表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
| 来源 | 汉语成语,非出自特定典籍,属于民间常用表达 |
三、结语
“铜皮铁骨”虽为俗语,但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形象感和感染力。无论是用于描述人还是事物,都能传达出一种坚毅、稳固、强大的感觉。在写作或口语中适当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