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含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诗人黄仲则的《杂感》,原句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到深处,不知身是客,只道是寻常。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一、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现实中,十个人中有九个都可能被人轻视(堪白眼),而读书人(书生)则常常被认为是无用之人(百无一用)。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尽管他们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却常常不被世人所重视,甚至遭到冷遇和歧视。
这种现象背后,既有社会结构的原因,也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古代社会重视实用技能,而文人往往被视为“空谈理论”的代表,因此常被贬低。但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表现出文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理想的坚持。
二、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清代诗人黄仲则《杂感》 |
原文 |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
表面意思 | 十个人中有九个被人看不起,书生没有实际用处 |
深层含义 | 揭示了文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
情绪表达 | 自嘲、无奈、愤懑、孤独 |
社会背景 | 古代重实用轻文人,士人阶层地位不高 |
现代启示 | 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
三、结语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写照。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现实的残酷;同时也鼓励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信念,不被世俗眼光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