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括母文言文翻译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王以括母先言】一、
《赵将括母》是一篇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讲述了赵国名将赵奢之妻对儿子赵括的深刻认识与劝谏,以及赵王在战争中因轻信赵括而最终导致失败的故事。文章通过赵括母亲的言论,揭示了赵括虽有书本知识却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反映出“纸上谈兵”的严重后果。
文中重点在于赵括母亲的智慧与远见,她清楚地认识到儿子的性格和能力不足,多次劝阻赵王重用赵括,但赵王并未采纳。最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赵括战死,赵国元气大伤。这一事件成为后世警示“知人善任”与“实践出真知”的重要典故。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赵将括母,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 | 赵将赵括的母亲,是赵国著名将领马服君赵奢的妻子。 |
王以括母先言,故不诛。 | 因为赵括的母亲事先已经说过话,所以赵王没有杀她。 |
赵奢之妻曰:“王以括为将,若其母在,必不使也。” | 赵奢的妻子说:“大王任命赵括为将,如果我还在世,一定不会让他去。” |
“夫将,国之辅也,贤者则安,不肖则危。” | “将军是国家的辅佐,贤能的人就能安定,不贤能的人就会带来危险。” |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不以家事为意。” | “如今赵括一旦成为将军,就只顾着向东朝拜(指权力),不再把家里的事放在心上。” |
“王以为贤,而不知其不可用也。” | “大王认为他贤能,却不知道他其实不堪重任。” |
三、文章核心观点提炼
- 知人善任的重要性:赵王未能听取赵括母亲的忠告,最终导致战败。
-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赵括虽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属于“纸上谈兵”。
- 家庭影响与责任:赵括母亲作为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 历史教训:此故事成为后世对“用人不当”和“虚浮之风”的警醒。
四、结语
《赵将括母》不仅是一篇生动的历史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政治决策中的智慧与失误。赵括母亲的远见卓识,提醒我们面对人才时应更加审慎,避免因一时之误而酿成大祸。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