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是什么意思】“枯木逢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干枯的树木在春天又恢复了生机”。它常用来比喻人在遭遇困境、挫折之后,重新振作、迎来转机或新的希望。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更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经历。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枯木 | 干枯、无生气的树木,象征衰败、失败或低谷时期 |
逢春 | 遇到春天,象征希望、新生、转机或机遇 |
整体含义:比喻在逆境中重新获得生机与希望,也指人或事物在沉寂多年后重新焕发生命力。
二、成语来源
“枯木逢春”最早出自宋代诗人张嵲的《题李元中画竹》:“枯木逢春未易知,老梅著花能几时。”后来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成为形容逆境重生的常用成语。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个人经历 | 比如一个人失业后重新找到工作,可以说是“枯木逢春” |
企业或项目 | 一个长期停滞的项目突然有了新进展,也可以用此词形容 |
自然现象 | 如一棵枯树在春天长出新芽,直观体现成语本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起死回生、东山再起、绝处逢生 |
反义词 | 原地踏步、一蹶不振、江河日下 |
五、成语寓意
“枯木逢春”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
- 即使身处低谷,也不要放弃希望;
- 人生总有转机,关键在于坚持与等待;
- 有时候,看似绝望的处境,也可能孕育着新的机会。
六、总结
内容 | 说明 |
成语含义 | 在逆境中重获新生与希望 |
来源 | 宋代诗词,后广泛用于日常表达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个人、企业、自然等多方面 |
寓意 | 坚持、希望、转机、新生 |
通过“枯木逢春”,我们不仅能看到生命的顽强,也能感受到希望的力量。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