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口蜜腹剑从哪里来的典故

2025-09-27 01:03:50

问题描述:

口蜜腹剑从哪里来的典故,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01:03:50

口蜜腹剑从哪里来的典故】“口蜜腹剑”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说话温柔、亲切,内心却阴险狠毒,心怀恶意。这个成语来源于唐朝的历史人物李林甫,他的行为和性格被后人总结为“口蜜腹剑”的典型代表。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口蜜腹剑”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书中记载了唐朝宰相李林甫的为人:他表面上对人态度温和,言辞恭敬,但背后却暗中排挤异己,甚至不惜陷害忠良。因此,史书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意指其表面甜言蜜语,内心却充满杀机。

二、历史人物——李林甫

项目 内容
姓名 李林甫
生卒年 约683年-753年
身份 唐朝著名奸相,玄宗时期的宰相
性格特点 表面和善,内心狠辣,善于权术
主要事迹 排挤贤臣,结党营私,导致安史之乱前朝廷腐败
后世评价 “口蜜腹剑”的典型代表,被史家所贬

三、成语含义与用法

- 字面意思: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刀子。

- 引申义:形容人虚伪、狡诈、表里不一。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友善、实则心怀鬼胎的人。

- 近义词: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 反义词:表里如一、光明磊落

四、成语故事简述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他擅长奉承皇帝,对同僚也常常笑脸相迎,言语恭维。然而,他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打压忠良,甚至制造冤案。他不仅自己贪图权力,还培植亲信,形成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最终,他的行为加剧了朝廷的腐败,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五、总结

“口蜜腹剑”这一成语源于唐朝奸相李林甫的真实行为,反映了他表面和善、内心狠毒的性格特征。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虚伪、阴险的人,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警惕那些“甜言蜜语”背后的真正意图。

成语 口蜜腹剑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
意思 表面甜蜜,内心狠毒
典型人物 李林甫
用法 批评虚伪、狡诈之人
价值 提醒人们识别真假,保持警惕

通过了解“口蜜腹剑”的来历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深意,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分辨他人的言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