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触藩的基础解释】“羝羊触藩”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成语,出自《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原意是指公羊用角顶撞篱笆,进退两难。后用来比喻人陷入困境,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处境尴尬、难以脱身。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局面中被束缚,缺乏选择空间,只能被动应对,甚至可能因此受到伤害或损失。
一、基础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羝羊触藩 |
出处 | 《易·大壮》 |
原意 | 公羊用角顶撞篱笆,进退两难 |
引申义 | 比喻陷入困境,无法前进或后退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处于被动、受困的状态 |
含义 | 表示处境艰难、左右为难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
二、成语解析
“羝”指公羊,“藩”是篱笆或围墙。在古代,羊群常常被圈养,而公羊因性情倔强,有时会用角去撞击篱笆,试图突破限制。但一旦撞上篱笆,就可能被卡住,既不能退回,也不能继续前进,形成一种进退维谷的局面。
在《易经》中,“羝羊触藩”象征着“大壮”卦中的一个状态。大壮卦强调的是力量强大但需谨慎行事,若一味冒进,则可能陷入困境。因此,这个成语也带有警示意味,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审时度势,避免盲目行动。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某员工因误判形势,陷入公司内部矛盾中,无法抽身 |
人际关系 | 一个人在感情中陷入两难,不知该继续还是放弃 |
商业决策 | 企业因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紧张,进退维谷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羝羊触藩”的关系 |
进退维谷 | 前后都无路可走 | 含义相近,均表示困境 |
骑虎难下 | 被迫继续做某事 | 与“羝羊触藩”有相似之处 |
举步维艰 | 行动困难 | 更强调行动上的阻碍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羝羊触藩”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应冷静思考,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