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振林樾响遏行云的意思】一、
“歌声振林樾,响遏行云”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常用于形容歌声动听、高亢嘹亮,能够震撼树林,甚至阻止云彩的流动。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原诗为: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其中,“歌声振林樾”描述的是牧童在林间骑牛时放声歌唱,声音回荡在树林之间;“响遏行云”则进一步强调其歌声之高亢,仿佛能阻挡云朵的飘动,表现出一种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也体现了诗歌中对声音美感的追求。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是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作用 |
歌声 | 人发出的声音,尤其是歌唱的声音 | 《所见》 | 表现人物的情感与活动 |
振林樾 | 震动树林,形容声音大而有力 | 《所见》 | 描绘歌声的响亮与传播范围 |
响遏行云 | 声音高亢,能阻止云彩流动 | 《列子·汤问》 | 强调声音的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
整体意思 | 形容歌声动听、高亢,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 多首古诗引用 | 体现古人对音乐美的追求 |
三、补充说明
“响遏行云”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用来形容秦青的歌声高亢动人,连天上的云都被其声音所阻挡。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以赞美音乐或歌声的美妙与震撼力。
在现代语境中,“歌声振林樾响遏行云”更多地被用作一种比喻,形容某人的歌声极具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超越自然现象,达到一种艺术的极致。
四、结语
“歌声振林樾,响遏行云”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是对艺术美感的追求。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声音与情感的细腻刻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句话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