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假不归的意思】“久假不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长期借用他人财物或物品,却迟迟没有归还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法律语境中,用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缺乏诚信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久 | 长时间,长久 |
假 | 借用,借出 |
不归 | 不归还,不返还 |
整体意思:指长时间借用他人的东西而不归还,表现出不负责任或缺乏诚信的行为。
二、出处与演变
“久假不归”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意思是说,如果长期借用别人的东西却不归还,怎么能知道那不是属于自己的呢?这句话原本是孟子用来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滥用他人信任的人。
后来,“久假不归”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形容各种形式的“借而不还”,不限于实物,也可引申为“借用了权力、机会、资源等却不加以利用或及时归还”。
三、常见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日常生活 | 小王借了我一本书,已经一个月没还了,真是久假不归。 |
文学作品 | 他久假不归,最终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
法律语境 | 公司员工久假不归,公司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
商业管理 | 企业应避免客户久假不归,以免造成资金风险。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拒不归还、占为己有、借而不还 |
反义词 | 及时归还、诚实守信、按时交还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较重:该成语通常带有批评或指责的意味,使用时需注意场合。
2. 适用对象:适用于个人、单位或组织,尤其强调“长期”和“未归还”的行为。
3. 可引申使用:除了实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时间、机会、权利”等。
六、总结
“久假不归”是一个含义明确、使用广泛的成语,强调的是“借用而不归还”的行为,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重视诚信和责任感,避免因“久假不归”而失去信任和信誉。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久假不归 |
含义 | 长时间借用他人东西而不归还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用法 | 批评不守信用、不负责任的行为 |
近义词 | 拒不归还、借而不还 |
反义词 | 及时归还、诚实守信 |
注意事项 | 语气较重,多用于批评语境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