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古诗意思】《山有扶苏》是《诗经·郑风》中的一篇,属于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全诗语言简练,情感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大致意思的总结。
一、原文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君子,忧心如惔。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不见君子,忧心忡忡。
> 龟蒙之野,言采其蕨。
> 不见君子,如三月兮。
二、诗意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君子”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山”与“隰”(低湿之地)中的植物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情感细腻,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逐句解释
原文 | 释义 | 情感表达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山上有扶苏树,洼地有荷花盛开 | 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
不见君子,忧心如惔 | 见不到那位君子,心中忧愁如火焚 | 表达强烈的思念和焦虑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山上有高大的松树,洼地有蜿蜒的水草 | 再次用自然景物烘托氛围 |
不见君子,忧心忡忡 | 见不到那位君子,心中忧虑不安 | 情绪进一步加深 |
龟蒙之野,言采其蕨 | 在龟蒙山野,采摘蕨菜 | 转入日常劳作,暗示时间流逝 |
不见君子,如三月兮 | 见不到那位君子,仿佛过了三个月 | 强调等待之久,情感强烈 |
四、总结
《山有扶苏》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抒情诗。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深切思念。诗中没有直接表达爱慕之情,而是通过“不见君子”的反复咏叹,传达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这种“不言而喻”的表达方式,正是《诗经》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山有扶苏 |
出处 | 《诗经·郑风》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思念君子,情感真挚 |
表现手法 | 自然意象、反复咏叹 |
情感基调 | 忧郁、哀婉、含蓄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经》其他篇章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